格鲁伯总校长林待秋先生受邀前往《对话新时代》栏目组,接受央视主持人朱迅访谈,节目于12月16日9:51在中央电视台老故事频道进行了首播。林校长以一位父亲和格鲁伯创办者的视角,讲述了“一所真正有灵魂的学校”的办学故事、过程探索、办学成绩以及未来方向。
林待秋,本名银新力,湖南武冈市人。
199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系,历任校长秘书、武大国际学院副院长。2008年辞职为自己的孩子先后创办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创建了格鲁伯十五年全日制新教育和书院教育。现任格鲁伯学校总校长、格鲁伯书院院长。
2010年,林校长面临一个人生的大问题:五岁的女儿很不喜欢读了两年半的幼儿园,要不要为她办一所“孩子喜欢的学校”?几番考虑之下,林校长带着自己孩子,两个兄长的孩子和一位同事的孩子,创办了格鲁伯学馆。就这样,他带着四个年龄参差不齐的孩子一起,终于开始了他的教育乌托邦生涯。
两年后,在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教育局多次实地考察后,格鲁伯的教育模式得到了思想开明的区教育局的相关人员一致认可,教育局正式授予办学资质。此时,恰逢女儿要上一年级了,于是他毫不犹豫办起了小学,“顺便”试办了初中。
从此在武汉光谷出现了一所与众不同的学校:武汉格鲁伯实验学校。
被问起格校的特色时,林校长说,“学校其实也没有什么特点,如果一定要说特点,格鲁伯是一所孩子真正喜欢的学校!”在格鲁伯,经常能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容,他们下课后可以上树、玩水、玩沙、玩泥……
一个现代青少年,应该培养起五种基本能力:自我意识,待人接物的能力,学习能力,想象力,审美力。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和支持孩子绽放的自己,格鲁伯正在这条路上努力前行……
林校长在节目中谈到对中国教育的四个梦想:
第一梦想:希望中国能早日普及高中义务教育。
第二梦想:希望公立教育实现多元化,不再只用一套或几套教材、几次考试来评估教师和学生。
第三梦想:希望私立教育机构能更多参与教育创新,弱化投资和利益动机。
第四梦想:希望中国的孩子们都能拥有“自由学习”的权益,他们可以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按照自己的基础、节奏和能力来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在成年时期都能通过学习体验开始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