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明贤实验高级中学香港DSE常见答疑
一 、什么是香港DSE
香港中学文凭试 (HKDSE),作为国际承认的中文作答公开性国际考试,自2012年起,由香港教育局在新学制体系下设立,旨在选拔优秀学子进入大学深造。这一考试由香港考试及评核局(考评局)精心组织,每年3月至5月期间进行。
不论您身处何地,只要您是高三应届或往届毕业生,或是年满19周岁的学子,均有机会挑战这场具有国际声誉的考试。 HKDSE不仅为内地学生提供了一个避免激烈竞争的机会,同时也为海外学子和港澳地区的青年才俊打开了一扇通往国际学府的大门。
在2023年,已有132所内地高校向DSE考生敞开怀抱,香港的学校更是对DSE考生青睐有加,此外,还有牛津、剑桥、耶鲁等在内的全球超过300所海外高校,也都对DSE成绩表示认可。选择HKDSE,就是选择了一条通往成功、迈向梦校的广阔道路。
二 、报读香港DSE的优势
(1)中文作答,国际认可DSE考试除英语科目外,其他科目均可自由选择中文或英文方式作答;考试成绩国际认可,学生可升读港澳、英美、澳加、新加坡等全球学校;港籍学生持回乡证,还可报读国内包括211/985在内的132所高校。
(2)难度较低,DSE除英国语文,其他科目等同大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难度,也是目前国际高中课程中考试较容易获得高分的,可拔高学生升学层次。
(3)免考雅思,择优选科DSE英语成绩获雅思官方认可,考生不需额外再考雅思;还可以选择优势科目学习,并选择最 优的5-6门成绩递交申请,申请更好的大学。
(4)不限身份,政策扶持DSE课程不限国籍、户籍,香港学生和大陆学生均可报考。香港、广东两地政府及教育部从国家发展高度将DSE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发展战略计划,积极推动DSE国际化,打造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样板。
(5)考纲提前公布,考试时间分散,香港考评局提前公布和落实未来3年各科考试大纲,考生学习更有针对性;考试持续一个月左右,利于学生减轻备考压力,充分休息和复习、调整心态,考出好成绩。
三 、常见疑问解答
(一)我孩子小学、初中都是内地课程,会不适应HKDSE吗 ?
HKDSE与内地学制高度相似,虽然学习内容、考试技巧略有不同,但同时了解HKDSE及内地学制的老师可完美衔接两种教育体制的共通点,令学生在过渡阶段,既可获取内地课程的优点,又可加深对HKDSE的了解。内地的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DSE,比较容易适应。DSE同内地高考是两个不同方向的考试体系,必须要时间来适应。例如经济、历史等,英文科的难度也会加大,但好消息是高考体系的学生物理、化学 、生物、数学水准更高,在这些科目很好取分。同学们从高一开始完整就读DSE, 提前适应环境补基础;高二巩固知识,高三全部用来冲刺拿高分,定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升读到 理想的大学。
(二)香港地区用的是繁体,如果学生用中文简体作答,考试成绩会受影响吗?
不会,应考语言也不会显示在DSE 成绩单上。“考评局鼓励参加者使用同一种字体作 答,繁、简体均可接受。简化字必须符合国家对规范字形的相关规定。评卷时,凡答卷中字形正确,不论是否繁、简体混用,都不扣分。”----香港考评局
(三)我孩子英语不是很好,能读好HKDSE吗?
HKDSE 是一项双语国际课程,课程本身除英语科以外,其他科目都可以中文进行学习及回答,避免因为英语不好,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以2年至3年的学习时间筹备主科英语,再加上学校的学习配套资源及教学经验,定能帮学生提升英语能力。
(四) DSE通识科变为公社科,对内地考生是利是弊?
由通识科转变为公社科,劣势转为优势。对于大部分内地考生来说,通识科是先天不利的科目。因为通识科的内容与香港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如国安法的设立、完善地区选举 制度等都是限于香港居民才会特别关注的话题。而这些内容对于内地考生来说十分陌生,相对地公社科的课程框架则更利于内地生。公社科分为“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改革开放以来的国家”、“相互依存的当代世界”。虽然内容大部分与香港息息相关,但是同时也加重了认识中国内地的知识点。对于普遍对内地缺乏认识的香港考生来说,内地考生反而具有一定的优势。除外,通识科改革为公社科后,不再评判具体的等级,而是以“达标”和“不达标”作为衡量标准,内地考生也不用担心会被这门弱势学科拉低整体分数。
(五) DSE中文卷的改革,对内地考生是利是弊?
香港教育局将DSE 四大核心科目改革的原因是核心科目占据了学生一半甚至更多的学习时间,导致学生缺乏多元化的学习经历。改革后可以释放多达250小时的学习时间,照顾到学生的多元学习和发展需要。改革后的中文科只剩下卷一 (阅读能力)和卷二(写作能力),其中卷二将增设实用写作并增加考时,对内地考生来说,这是一个十分利好的消息。阅读卷和写作卷是内地考生的强项,DSE的写作卷一般只要求学生650字以上。而新的实用写作字数要求在500-550字之间,而内地的中考已经要求写600字左右的文章了。DSE阅读卷改革后,以前只需要读12篇的文言文,现在增加为20篇。阅读的文言文对很多香港考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香港考生普遍阅读量比内地考生少,需要花更多的时间了解和消化其中的意思。而内地中考及高考并没有指定的文言文,内地生一般到初一已经读过超过百篇文言文篇章,因此新制下的DSE内地考生可以更容易缩短与港生之间的差距。
(六) DSE 评级是怎么算的?
DSE是按等级评成绩的,等级分为5**、5*、5*、55、4、3、2、1及U 。由最高分5**至最低分。实际上,这个等级是按排位来评定的。如果英语满分100分,考生考了90分,但90分的排位是在前2%,你就能拿到5**,如果排前7%内是5*、排前10-20%是5、排前40-50%是4.以此类推。这只是排位模式,百分比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七) DSE数学要求高吗?
DSE数学分为两个部分:数学必修和数学延伸,数学必修为必 考科目;数学延伸为选修科目。根据往年的考试真题来看,数学必修的试题难度大致对应内地高一水平,而试卷分布和高考一样以选择题+简答题为主。
所以可以明确的说,内地教学体系下的学生考DSE“数学必修”相当有优势。如果基础较好,还可以在选修科目选择数学类别。
(八)怎样算本地生?有多少名额?
大陆读书+有香港身份=本地生;
港校录取名额:本地生15000个学额,非本地生6000个学额。显然,本地生升读港校的机会更多,考港校容易不少。
(九)考试科目可以分开报吗?
一次性报完,在接近一个月时间里考完;成绩不满意科目下一年可再考,DSE成绩有效期为两年。
(十) DSE 可以使用简体字考试吗?
可以。DSE大部分科目是中文试卷,中文考卷中皆为繁体字,不要求会写,但要求无阅读障碍。
(十一) DSE 考生怎么申请大学?
港籍学生申请香港:
联招Jupas 通道(每年大概在12月申请),出成绩后还可以再次调整志愿。
非港籍学生申请香港:以国际生身份走非联招通道,可以同时填报多所大学志愿,获多个录取。
港籍学生申请内地大学:内地大学招收香港DSE学生计划(138所、香港身份证+回乡证,每年大概在3月份)
( 十 二 ) 参加DSE 考试能读什么大学?
DSE考试成绩被香港、内地、海外多所高校承认,通过DSE考试的考生升学选择很多:
(1) 香港本科 :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所有大学
(2) 澳门本科 :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所有大学
(3) 海外本科 :英 国G5大学、新加坡国立/南洋理工大学、澳洲八大等全球逾300所大学(涵盖英、新、澳、加、美、日、韩等国家)
(4) 内地本科 :可免试入学清华、北大、复旦等138所大学(含985/211.只限港籍回乡证学生 )
( 十三 ) DSE 考港校分数线是多少?(分数仅供参考)
按2023年的分数线,持香港身份的DSE考生大概可参考以下要求:
港三大:最低分5科21-23分左右,以理工科为最低;
港城大、港理大:理工科最低分5科17分;商科文科最低分5科20分左右
其余八大:最低5科19-20分左右港校的理工科最低分,普通商科分数排中间,最高分是计量金融和医科。
( 十四 ) DSE考哪些学科?
HKDSE提供甲、乙、丙三类科目供考生报考(图片来源香港考试与评审局)
(十五)考港三大一定要读3门选修?
不是。香港大学:16个专业需要3选修(6科),其他33个专业不必须读3选修。另外港科大及港
中大的绝大部分专业都是看最佳5科成绩,不需要第6科成绩。
(十六)不同身份考DSE 有什么区别?
学生是港籍生(已拿到永久居民身份):
凭借DSE 考试成绩,可申请香港所有的大学,可通过“文凭试收生计划”申请内地的 132所大学,还可申请海外约300所大学。学生是港籍生(未拿到永久居民身份):凭借DSE考试成绩,可申请香港的大学,以及海外约300所大学。
学生是非港籍生(内地及海外学生):凭借DSE 考试成绩,可申请香港招收非本地学生的大学,及海外约300多所大学。
(十七)怎么入读明贤高级中学DSE学部?
内地生参考中考成绩(不限户籍)
(1)通过中招系统录取,普高线上(以2024年为例为502分)明贤正录生,可以获得明贤的学籍+面试合格,可录取DSE班。
(2)502分以下,需要参考中考成绩,参加DSE学部内测合格 + 面试(明贤+博雅)合格,可择优录取。
(十八)DSE学部收费标准?
学费:一年制12.8W/年,三年制14.8万/年
*中考第三梯度线+20以上的学生,有入学奖学金奖励(金额未定,可以说看意向报名人数而定)
教材费:6000元/年(香港原版教材,据购买当年书本售价据实收取,多除少补)
住宿:4人间4500元/学期(DSE学部学生统一住4人间)
(*另外6人间:3000元/学期,两人间:8000元/学期)
用餐:早餐约8元,午餐/晚餐约15元,按需消费;
校巴:根据学校标准
校服:根据学校标准